返回
排行榜
首页
阅读记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L
M
S
上一章  ←  章节目录  →   下一章
古代化妆品大全
    中国最热爱绘画并且投身绘画、穷其一生坚持绘画、日复一日不离不弃风雨无阻每天绘画的人是谁?当然是中国女性!伟大的中国女画家随身携带绘画工具,随时随地在脸上开画,咔咔画。大面积生产女画家的时代是唐朝,那个时候这些画家的工具和颜色几乎都是自己开发研制的。先说下画布的打底材质——粉底。“洗尽铅华”的意思就是卸妆,这个“铅”不是比喻,中国面妆粉底最初材质就是铅。《博物志》里说殷纣王曾烧铅锡做粉涂抹在脸上,美白效果惨绝人寰,肤色具有强烈的金属感和未来感,双目圆睁就是咸蛋超人。也许是铅容易氧化变黑的缘故,上午光彩耀人下午黯然失色,晚上成非洲友人了。

    于是开发出米粉。《齐民要术》记载了米粉面妆的制作流程将米泡软磨浆,用纱布过滤后使米汁沉淀,晾晒后刮去表层粗糙颗粒,剩下精细粉末,加入丁香花粉末做香料,就是古代的香粉。这里有个小误会,所谓“珍珠粉”并不是珍珠研磨而成,它是取紫茉莉种子内仁,研磨蒸熟制粉。明朝宫里流行过一段珍珠粉,但秋天的时候容易干燥板结,稍一动表情肌满城飞雪。再看脸上的残妆,就有白化病患者的嫌疑。于是改良,用胡粉和白鹤花做成“玉簪粉”,收集早上的露珠调和敷面,据说不错。肯定不错,口粮随身携带,饿了脸上抠一块。怀疑“印度飞饼”就这么来的。

    面妆主料是米粉,有时会调和进石膏粉、滑石粉、蚌粉……这些粉混合在一起加上香料打包销售。后有一烹饪大师受此启发将调料按此比例混合配置,叫“十三香”。这是后话。

    再说“胭脂”,它也叫过“焉支”“烟支”“鲜支”“燕支”“燕脂”……据说古代胭脂的产地是匈奴境内的焉支山,有一说最初的胭脂是取自这座山上红色的矿物质制成。更被认可的说法是山上特产“焉支花”,将花捣碎取汁液晒成粉就成了,用时调和水。若将胭脂粉加上油脂则凝结成块,就是古代的口红,叫“口脂”“唇脂”。脂以鹅油为最佳,羊油次之,牛油更次。油的品质区分和标准恒定,我觉得是由口味而来——许多男人受不了牛羊膻气。唐朝根据红的深浅度开发出不同风格的口红:大红春、小红春、嫩吴香、半边娇……名字香艳得要命,最有个性的叫“猩猩晕”,估计是给科普电影《人与动物》剧组特供专用的。

    眉笔最初是把柳树枝烧糊然后描眉,虽自然环保但附着力不够,手一抹满脸黑条活像斑马。后改用矿石“黛”,这个字的本义是“代替”,古人猛,把眼眉剃光用黛石代眉毛。画眉很好玩,隋唐时期宫里流行“八字眉”,真的在眼眉处画个粗黑的“八”字。所以不要意淫了,唐朝娘们个个长得“固”样,个个像蜡笔小新。再说“蛾眉”。这个蛾就是“蛾子”,把眉毛全拔掉,用眉笔在靠近额中的地方描出短眉,俩黑蟑螂一样爬在脸上,想看实景可查周防《簪花仕女图》。

    而古代流行妆扮很是诡异。汉朝流行过“泣妆”,上眼皮涂得通红,下眼睑涂得惨白,近看像是哭过,远看红眼兔子。王菲的“晒伤妆”古代也有,三国时宫里就流行在脸上抹红条装野战军人的“晓霞妆”。“宋武帝女寿阳公主……梅花落额上,成五出花,拂之不去。”这就是赫赫有名的“梅花妆”。此后中国开始流行“花钿”,用金箔剪纸、鱼鳞、茶油花饼……做出图案粘脑门上装三只眼的杨戬。南北朝还流行“额黄装”,在脑门上用黄颜色画月亮装包青天,这种黄只在脑门,到了辽更恐怖,“佛妆”登场——整个脸涂得焦黄锃亮装金佛,整个国家黄疸病患者泛滥成灾……

    面部处理完成说下头发。古代一般用皂角来洗,早期润发素是用“泽兰子”熬煮出的油。它不但润发还可以当灯油,小娘们不慎靠近火烛会怎样?顷刻满头大火,一头红发让金毛谢逊艳羡不已。大概隋朝的时候开始用桑汁保养,至明朝熹宗皇上的乳母客氏开发出新产品:用宫女唾沫润发,据说每周一润,是为“周润发”。据说此法可使黑发常驻,称为“群仙液”。这场景有点像丐帮新帮主授衔仪式,但我怀疑围在客氏周边吐口水的不是宫女,而是吐墨汁的乌贼,不然实在难以解释头发能永远“乌黑亮丽”。

    美甲则是采凤仙花,晒半干后和知了壳、杏仁、明矾一起捣成红花泥,据说在七月初七夜里涂抹的话几个月都是完整的。若不然,过几天指甲油就斑驳脱落得像世界地图一样东一块西一块。

    以上是按照现代女画家的创作步骤来写的,唐朝画家的步骤是:1.敷铅粉,2.抹胭脂,3.画黛眉,4.贴花钿,5.点面靥,6.描斜红,7.涂唇脂……说她们是画家有点名不符实,中国女性极少上街,作品只有老公观摩。所以要重新定义,叫“家庭粉刷女工”吧。
《 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 》
上一章  ←  章节目录  →  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