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排行榜
首页
阅读记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L
M
S
上一章  ←  章节目录  →   下一页
后序: 书中人物真实命运: (1)“老坐”走了(第1/3页)
    就在本书写到一半的时候,有朋友来电说,老“坐”走了,我大吃一惊,好端端的说走咋就走了呢。

    老“坐”是我20年前乡下当教书匠时认识的一个朋友,之所以大家都叫他老“坐”,是因为他从小患小儿麻痹症,两腿萎缩厉害,一辈子就没站起来过,一生爬着行“走”,爬到哪就把上身直起来盘腿一坐,跟人聊天。所以大家都称他为老“坐”。如果更形象得描述他,你网上搜搜,现在朝鲜画美国总统的漫画就知道了:头大,身材也肥硕,但就是双腿像两个麻杆,又细又短。

    为什么老“”坐”的死,能让我产生如此大的心理震动,因为老“坐”可不是一般的人,他是那个年代,那个乡街道的“百事通”,街上发生什么事情,都瞒不过他,人们有啥事情、想知道啥去问问他就解决了。

    老“坐”虽然一辈子坐着,但比有腿的人还“吃香”,他在整条街道可是人缘比乡长还好。老“坐”就是一部日历,一部书,他见证了该乡60年的发展史,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兴衰。

    老“坐”其人

    老“坐”是银江时某乡的“街长”,据考证这个“官”是当地人封的,至于啥时候封的,谁都记不得,但凡只要知道他的人都这样称呼他。老“坐”刚去世半小时,整个乡里人都知道,就连曾经在此工作过、现在已经远走高飞的人也知道了,据说有的人还哭了。当地人对老“坐”的死比乡长的死还悲伤。

    闲话休提,言归正传,老坐其实开着一件小卖部,这个乡在大山里,乡政府、学校、供销社、医院、银行、水电站等所有的单位都在这条街上。这条街不长,只有两百来米,街两旁商铺也就3家,老坐就是其中一家。

    我是九十年代初分派到这条街的乡中心中学教书的,这也是这个乡最大的一所中学,当时学生有300多人,教师有40多人。我初来此地20岁刚出头,作为一名老师的确有些稚嫩,有些学生甚至比我岁数大。但是在课堂上,岁数再大也得听我的,因为我有时还出手打人呢,而且还打得狠,所以学生有点畏惧。

    记得我到来后第一个认识的就是校长,第二个是老坐,因为我买生活用品就在他那买的。

    老“坐”其人之一:一条街的“谝川人”

    老坐给我第一印象是常盘盘腿坐在他小卖部门口的地上,屁股下一块垫子,其他小卖部的掌柜的都站在柜台后面,等进来顾客买货,他却坐在门口,有人来买货,就擅自进去在货架上取,出来才付款,这可能是八十年代末中国最早的自助超市雏形吧,要说中国超市的发明者,老坐应该是祖师爷了。

    老坐头剃得溜溜光,大眼睛,上身强壮肥硕,下身双腿又细又短,小时候小儿麻痹严重萎缩的结果,可能是食物营养全部给了上半身了吧。可让我奇怪的是,每天傍晚下班后,总有一群人围着他“谝(pian)川”(当地人方言:吹牛)包括乡长也在那瞎侃。

    首先交代一下,这条街上所有单位只有七八家,但年轻人包括未婚男孩子就有七八十人。而几家单位未婚女孩子只有四五人,狼多肉少,所以每到傍晚下班后,年轻人没事干就瞎转悠。学校年轻教师有30多人,而女教师只有一人,据说,女教师一般都不来这山沟沟里,20多年过去了这次终于来了一个,年轻教师都摩拳擦掌想试试,没想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《 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 》
上一章  ←  章节目录  →  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