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排行榜
首页
阅读记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L
M
S
上一页  ←  章节目录  →   下一页
第74章 番外二(第6/25页)
    芦殿等候,灵驾到来,皇上领着儿孙们跪迎;后宫妃嫔等女眷,在灵驾起行后瞻望,待灵驾走远,随后而行。

    从京师到孝东陵,一般分作5程,每程1个黄幔搭成的芦殿,日暮以后,停棺其中,遇雨也停驻在此,或临时扎搭罩棚。

    灵驾到时,陈卤簿于门前,皇上领着儿孙们率王公大臣,跪于北门外,灵驾由北门进。

    早晨行朝奠礼后,皇上领着儿孙们率王公大臣,跪送灵驾从芦殿南门启行。

    还有沿途百姓自发的路旁彩棚高搭,设席张筵,和音奏乐,各家路祭哭灵,每每引得皇上跟着哭一场“告诉乡亲们,朕身体不堪劳动,派儿子们出来,是为致谢。”

    皇上对老百姓的尊重,要老百姓心里更难受。

    所有人都担心皇上这么大的年纪,身体受不住,大臣们冒死上奏。可皇上心意已决,皇子公主皇孙们每天注意照顾着,尤其潇洒。

    皇上安慰他们说“都放下心,朕知道照顾自己,不是强撑。”要跟前的人都低声哭泣。

    皇太后的灵驾所过地方,白幔灵幡孝服宛若天降白雪压地一般。

    百里内文武大臣预先跪迎于路右百步外,候灵驾过,随至宿次,在黄幔城外行三跪九叩大礼。

    各国使节大臣随着华夏送葬规矩,搭灵棚致哀。

    灵驾过门桥时,内大臣2人轮流祭酒,焚楮钱。

    灵驾到孝东陵,暂时安奉,再入葬地宫。

    车马房子等等纸扎的仪式,在灵驾到后第二日的享奠礼后,随同楮钱与冠服一同焚化。至此,皇太后留给世人的东西,除了各自手里收着的,公中是没有了。

    留在世间的痕迹,也要没有了。

    潇洒听着陵园的松林涛涛,望着这帝王和功臣们的丧葬之地,沉默。

    大葬是丧礼中最为关键的,也是最隆重的礼仪,称为永安大典。皇上、后妃、公主、王公百官要云集陵寝,按序排立。

    奉安前一天,皇上率群臣行迁奠礼,梓宫登小舆,皇上亲引梓宫由殿之中阶降,循殿东行。接着,梓宫走陵寝中门,皇上扶棺上方城前平台上,奉安梓宫于芦殿正中的龙上,设册宝于左右案上。

    第二日,梓宫安奉地宫,皇上亲自扶棺下去,前面10名太监执灯引导,钦点五贝勒和十九阿哥,王公大臣,随同梓宫进入,敬视永安于石床之上,撤出龙车。

    掩闭石门,大葬礼成。

    潇洒呆呆地望着关闭的石门,慢慢转头,遥遥地望一眼他母亲的陵寝方向,身体摇摇晃晃,已然不知道今夕何夕。

    身边的大郡王、二皇子一起惊恐地喊着“十九弟十九弟”

    潇洒的脸白的孝服一样,眼睛半闭着,宛若这场葬礼,抽空了他所有的精神气。

    整个人看着,好似要魂飞魄散了。

    “胤禝”皇上顾不得自己的悲伤,气怒地大喊“你祖母临终之前最是担心你,要你照顾好自己,你就是这样照顾自己的”

    “阿玛不要担心。”潇洒恍惚地回答“阿玛,我们回去吧。”

    皇上望着他,泪流满面。

    这场葬礼,要潇洒恨不得跟着祖母和娘亲、狼妈妈,一起去了地府才好。

    葬礼结束,皇上躺下来了。

    皇上的身体不能赶路,大队人马在陵园行宫休整,皇子公主们去给陵园里的其他陵墓上了香火祭拜一番,尤其母亲已经去世的皇子公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《 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 》
上一页  ←  章节目录  →  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