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排行榜
首页
阅读记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L
M
S
上一章  ←  章节目录  →   下一页
第256章 我在红楼当公主127(第1/3页)
    泰正十三年,此时徒景辰已经继位三十多年了,当初因为太上皇在世,徒景辰一直没有改换年号,一直到太上皇驾崩第二年,徒景辰才改元泰正。

    此时的可卿黛玉已经人到中年,但是身上还带着一点少女的气质,当初跟着她们一起的那些女子,有一部分还是嫁了人,婚后难免受到了影响,因为生育之类的缘故,不能再将精力投入到她们的事业之中,不过这也没什么,因为如今越来越多的女子得到了很好的教育,风瑜可卿黛玉她们编纂的教材如今在民间非常畅销。民间也开始兴建女校,女校一般分为两种,一种就是职业教育,主要就是扫盲,另外教导女子操作一些适合女子的机器还有传授一些技能,另外一种就是高等教育,高等教育课程就比较丰富了,主要就是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观念,教导各种数理知识,如果在这方面有天赋,就会引导她们进行进一步的深造。当然,相比起在各地推进艰难的高等女校,男子学校却顺利多了。

    朝廷开始重视各种技术人才,以宫廷女官的名义招纳了不少女子作为女官,虽说都只是技术官僚,但是这也让主导了朝堂数千年的男性产生了危机感,原本的儒学在这种时候,显得非常无力,毕竟,你在这里说着奇技淫巧,不足为虑,但是,大家都是有眼睛的人,都能看得见,这些所谓的奇技淫巧给大齐带来了多少的变化。实际上,户部、工部乃至兵部等对技术有一定需求的部门,已经有人提出可以额外招收女官,因为在跟宫廷那些女官合作过一段时间之后,大家就女官比较细心,而且朝堂给女官制定的俸禄也要稍微低一点,另外就是,很多女官一般也就是做到成婚生子,便会辞官回去相夫教子,而在这之前的那一段时间,是她们精力最旺盛,成就最高的一段时间,比起那些男性,好用太多了。比起那些进来几年就变成老油条,各种想办法摸鱼推脱责任的官员,那些女官可要负责任太多了。

    儒学在很多时候显得陈腐,似乎这些年过去,还退步了许多,但那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进步的必要,他们早就没有了对手,朝堂上再怎么翻来覆去,都得任用他们这些儒家出身的官员。但是真到了面临危机的时候,他们就开始活跃起来,前些年的时候,心学就开始兴盛,如今朝堂上的官员已经是言必称格物致知,一开口就是知行合一。在徒景辰要求科举考试中开始逐步加入算学,各个衙门挑选官员需要考核专业知识的时候,江南那边有书院就直接引入了相应的教材,请来了一些原本被视作是异类,总是喜欢琢磨各种杂学的人做先生。

    任何事情,只要有人起了头,那么,很快就会有人效仿。尤其,上头明确表示更重视这些具备专业知识的官员之后,大家的选择也就可想而知了。何况,民间这些专业人才也更容易养家糊口,你若是科举不中,如果只会四书五经,想要开个蒙学都要被人嫌弃,以前会比较基础的算术差不多就能给那些店铺做账房,现在不行了,没点专业的算学知识,你连账房都做不了。

    朝廷如今还在考虑着将底层的胥吏也变成官员,这些官员就不需要考上进士了,一些地方甚至秀才就能参与选拔,但前提还是专业知识要过硬,所以,对于一些科举之路走不了太远的人来说,与其皓首穷经,不如老老实实学上一门专业知识,将来总能混口饭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《 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 》
上一章  ←  章节目录  →  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