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排行榜
首页
阅读记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L
M
S
上一章  ←  章节目录  →   下一页
三、日脚沟的人文景观(第1/4页)
    三、日脚沟的人文景观

    (内容提要:日脚沟属于理县朴头乡一颗印村,下属的村民小组。这里的人文景观,既独特又一般,很是让人留恋。)

    车行理县让人感慨的是,文字叙述上面事件,好象都简单得很。现实中满目的崇山峻岭,公路上、隧道中汽车一闪而过。但是如果走路?无论过去还是现在,人们步行或骑马,都艰难险阻很是费时。

    过理县又前行几公里朴头乡到了,我们的三辆车都停放在路边。网络载:理县朴头乡地处国道317线上,乡政府距县城11km,海拔1,989.6m。全乡幅员面积852.8km2,其中耕地面积2,340亩,草场面积12.88万亩,森林面积4,705.5公顷。大部分耕地在沿河谷地带,有60%耕地可自流灌溉。村村通公路,自然资源丰富,木材蓄积量645,949m3。野生中药材(如虫草,贝母,羌活等),矿产资源较为丰富,水利资源特别丰富。朴头乡属高山峡谷地带,河谷温暖干燥、高半山凉、湿润、高山寒冷多雪。年平均气温10oC,年光照1,680小时。年降水量630mm,多集中于夏秋两秋。植被呈“立体”分布的景观,农业气候呈“垂直”变化规律,种植呈“立体分布”的现状。该乡以种植蔬菜和苹果、李子、花椒等经济林木为主。朴头乡是以藏、汉族为主的多民族乡,人们平时交谈大多以嘉绒藏话为主,大多信仰藏传佛教。该乡辖6个村,12个村民小组,计684户,3053人。

    ……。

    前面目的地在哪里得有人导游,一番手机联系后约10来分钟,一辆四个圈的奥迪车前来引导我们。我看到驾驶员是位约30多岁的女士,她牛仔裤、白体恤衫、载蛤蟆镜,耳朵上一幅很大的银色耳环。身材苗条、脸部轮廓分明,很容易想象成当地的民族人士。阿坝州这里5000年前,是古蜀族生活的地方。这之后古蜀族东迁川西平原,古羌民从陕甘一带迁移这里。秦汉唐宋元明清以来,成都平原的汉族官吏,对羌民并不亲近。都江堰市的前称灌县,直到解放前山里面的少数民族,都不允许进玉垒关。藏族、羌族等民族马队下来贸易,都只能在二王庙上面的河滩搭帐蓬进行。新中国建立这一禁忌才打破!史载过去千百年,羌人亲近藏族。阿坝州许多羌人,进化成嘉绒藏族即藏化羌人。

    清末民初改土归流把世袭的土官,变为流动派遣任期制的官吏。为方便山里面贸易,将原本灌县龙溪乡,划给当时的十六区。即现在的阿坝州,由汶川县在龙溪设汶川分县。新中国建立同样的原因,将灌县的漩口区包括水磨、大白石、百花、映秀,约500平方公里都划给阿坝州。紧接着成阿公路建成,现在都汶高速通车,九寨黄龙机场建成投产。到马尔康的高速公路正在开建,山里面同成都平原连成一体的趋势,已经越来越明显。例如时下山里山外,都在尽自己力量发展旅游。

    在奥迪车的引导下,我们三辆车向左转,沿着一条单行的水泥路驶上山。弯了许多弯,拐了许多拐,上了许多山。前行约6公里,到了一处宽阔的山间坡地。坡地很缓面积约百亩,玉米杆、莲花白、脆红李、还有核桃树、苹果树把坡地占满。是否还有其它树种和植物?因距离远看不清楚。有几处约十来家藏式民房,散落在坡地中央或四周,房屋的成色都还新颖。这里一条山沟淙淙地流淌着,沟两边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《 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 》
上一章  ←  章节目录  →  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