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排行榜
首页
阅读记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L
M
S
上一章  ←  章节目录  →   下一章
铜镜有讲究
    为什么要发明镜子?远古的人,准确来说应该是猿人,在劳动生活中发现水能够反射出自己的形象,并且清晰可鉴。实际上,湖水完全可以满足整理仪容的需要,为什么还要发明镜子?主要的原因是趴在水边端详,有献菊花的嫌疑,骚扰案件频起,影响治安。所以,必须改变姿势,由俯身改为站立。于是,镜子出现了。迄今发现最早的古镜,是齐家文化墓葬中出土的“七角星铜镜”。这件文物有力地证明了我的推断,因为镜子上有两个孔,专为悬挂而开凿。齐家文化的地址在青海,我认为青海人口稀少跟这面镜子的出现有直接原因。有镜子,少骚扰;少骚扰,人口数量直线下降。在16世纪汞玻璃贴锡箔的锡汞齐法镜出现之前,全世界都在用金属镜。全世界的金属镜制作手法也都一样。原料都以铜为主,但不是纯铜,它必须混血,杂交其他金属才能保证硬度和反光度。《天工开物》里说,“铜用锡和,不用倭铅。”铜镜的主要材质是铜与锡,后句提到的“倭铅”就是锌,对铜镜的质量有影响尽量不用。但北方的西夏、辽金元的铜镜里却用力加锌。

    “加锌好,除了整理仪容对身体发育也有作用,吃饭香香身体棒棒……”三精制药说。

    铜镜的合金比例稍有讲究,《考工记》说得细致,“金锡半,谓之鉴燧之齐。”按它的说法,比例是铜一半锡一半。但根据现存的春秋战国古镜测试,比例并不是这样。三门峡出土的“螭虎纹镜”,成分是铜占七成,锡两成半,铅半成。加锡的一个目的是为了降低熔点(铜的熔点在一千摄氏度,加锡后降低至八百度)。如果没锡,铜很难熔化。我忽然就想到江苏无锡了,此城大概没有镜子。当然,此城也不需要镜子。

    “我从来不用那玩意!”此城名人,音乐大师阿炳说。

    加锡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熔点,更重要的是使合金的物化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,通俗说法就是结实抗摔。钱锺书看《太平广记》时对“破镜重圆”相当不理解,于是“旧藏古镜十数枚,尝戏一一掷诸地,了无损裂”。古镜质量杠杠滴。

    “再也不相信爱情了!”文学大师钱先生说。

    败家大师一甩手,铜镜师傅两行泪。铜镜的制作过程艰辛复杂又啰嗦,青铜器物的制作,几乎都是浇灌而成,铜镜亦如此。首先制模,一般用木板或陶泥雕成纹路突起的“阳模”,这个纹路就是铜镜背后的图案。再用细沙黏土压在上面复制出纹路凹陷的“范”,将“范”烧制成耐高温的陶器。这是青铜制作的必须流程,也是“模范”一词由来。

    镜面要细腻平整,直接浇灌这片镜背“范”,金属冷却收缩后,表面会凹凸不平,所以还需烧制一片平整的“镜面范”与它合在一起控制镜面的平整度。当然强行用一片“范”浇灌铜镜也不是不可以,但后期镜面磨平处理很费工。不怕浪费时间硬磨也没问题,李白认识个缺心眼的老太太,就这么干。

    模范的用土很讲究,制造“范”时先用粗土做出雏形,再依次加上更细和极细的灰沙。《天工开物》说:“凡铸镜,模用灰沙。”这层最细的灰沙,成分是稻谷壳烧成灰再拌和细砂,通气性和平整度都是最好的。“范”烧制成型后,即可将两片“范”合“范”浇灌了。两片“范”合在一起竖立,将青铜浆由浇灌口灌入。待冷却后敲碎陶制的范片,一枚毛坯铜镜就出世了。

    最后工序是镜面抛光,术语叫“挖以玄锡”:将白锡放置于低温环境发生“锡疫”变成粉末,再将粉末撒在铜镜上研磨,使镜面布满灰锡。整套流程下来,不但铜镜的光洁度增加,这层粉末也会自然氧化形成晶状薄膜,兼具了防腐功能。据说磨完之后照出的人像很清晰,不过也清晰不到哪里去。金属镜的质量很差,其折射光线能力惨不忍睹,大概是“生活像一面镜子,马云对它笑,它对马云演鬼片”这个水平吧。

    铜镜的反射效果确实不怎么样,又因为工艺限制,古镜尺寸都不大,真的不如一汪开阔湖水照得敞亮痛快。关于照全脸,沈括在《梦溪笔谈》里说了一个解决方案,古代工匠做镜子时,镜面大就做成平的,镜面小则做成微微拱起的凸面。因为凸面镜照出的人脸显得小,所以镜面即使小,也能照出全脸。

    “净他妈扯蛋!”民谣大师高晓松说。
《 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 》
上一章  ←  章节目录  →   下一章